2024
的 NHK 第一百一十部晨間劇《虎に翼》,臺灣緯來日本台買進版權,直翻劇名,可能還是怕觀眾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又添了「女法官大人」一詞。
這部在臺灣網路的小圈圈裡頗受好評,但由於首播、重播時我都沒什麼時間看,最後買了緯來日本台的 YT 會員才在線上看完全劇。
這部劇是由伊藤沙莉主演,另外還有石田百合子、仲野太賀、松山研一、土居志央梨、岡田将生…等人共同演出。
全劇是以三淵嘉子為藍本的猪爪寅子,如何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法官的故事(其實三淵嘉子是第二位)。由於主角設定為寅(虎)年出生,小名也叫「虎妹(とら/とらちゃん),也是劇名設定的原因。
這是少數幾部晨間劇沒從主角小孩子時候開始演起,自然也沒有動用童星去演虎妹。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認為後面有非常多劇情可以講,所以這也不需太浪費篇幅去說她童年時期了。
不過我後來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的確,全劇能說能發揮的東西其實非常多,然而編劇卻把它做窄。
一開始從寅子初次接觸法律、一心邁入法律世界、求學到初次結婚的這全劇約一半時間,其實非常精彩好看,不但趣味與感性兼具,流暢度也十足。
然而到了寅子進入法律界開始,整個節奏呈現的極度紊亂,並且有東拼西湊、亂岔支節劇情的情況出現。
一開始看的時候只覺得有點奇怪,但那時只感覺有點卡卡的,也找不出什麼原因。但隨著劇情走向才知道,根本就是編劇刻意要塞女權、多元的左派主義造成。
寫劇本要塞什麼思想其實無所謂,晨間劇本來也大多是以女性奮鬥、歡樂、成長為主、反戰為副,並沒什麼不妥。但你不能因為「我想要表達○○○好重要」、「我想要讓觀眾接受○○○」,所以就把硬塞一些角色或劇情進去。
這等於先射箭再劃靶,很容易搞到整部劇成為頭重腳輕甚至支離破碎、莫名其妙,太多在政治正確下硬搞的好萊塢電影就是如此下場。
首先,編劇為了要弄什麼多元性別,弄了男同性戀的角色進去。
雖然與劇情並沒有任何影響度,但這段其實還過得去。只是後來變本加厲,一次聚會中突兀地插了個變性人角色進來,只為了配合要帶出講那些多元的台詞…
但問題那時是日本五、六零年代,第一件真正的變性手術是在五零年代的美國,這根本超現實。
這也罷,如果他是一個對本或分支劇情有點轉折或影響的人物(比如轟),硬寫出來亮相也就罷了,但…根本沒啊!就那幾個鏡頭講兩句台詞,後來就再也沒出現過了。這搞什麼?
還有穗高教授叫寅子先退讓這段也寫得很差。
這邊其實是很好發揮兩種觀點衝突的劇情,可以讓觀眾多思考與探索。但編劇卻把它寫死,呈現出來就是「寅子是對的、穗高教授好可惡」。
但我看的時候真的不知他們在吵個什麼…穗高並沒有叫寅子退出法律界,只是要她暫時忍讓先做好媽媽的角色,為了後進來發揮「滴水穿石」的角色,但寅子卻是說教授認為她現在無法成為滴水的身份, 7pupu 的選擇離去。
更好笑的是她同學与子也不知道在生氣個什麼,叫她永遠別再回法律界了。
呃…是有那麼嚴重嗎?生完小孩再回職場不就好了?啊後面還就真的生完回來了呀!
最難適應的是這部劇情前後有時很難連結,与子十年前超生氣(失望)寅子選擇退出法律界,但再回歸時又半點話都不說,後來反倒又為其他東西在爭執,改為「不要再來這邊(与子、轟的法律事務所)」,一整個莫名其妙
其實從上帝角度的已知歷史進程來看,能說穗高教授講的是錯的嗎?我不這麼認為。
要不是發生 WWII,而且日本還戰敗,且美國 GHQ 進駐強制影響改訂日本憲法與提暢民主自由主義,寅子根本也沒可能那麼快當上判事。
再者,劇末桂場等一郎與寅子的對話裡就也說到「你不是不想當『滴水穿石』的角色嗎?」,結果寅子的回答居然與當初穗高教授勸退她的話雷同。
那,可不可以至少演一小段寅子終於原諒穗高教授的劇情呀!?
這其實也呼應我前面說的,高明的劇本有時並不一定像這部這樣把某個觀點寫成好像戰勝相對立那方,而是可以寫出了衝突過程、雙方的感觀、立論的基礎…等等,其餘的就留給看過的觀眾去思考與評判。
這部劇在日本上演的約莫同一時間,也有日本女議員在推動夫婦別姓的議題。
我不知道是劇本原本就這樣寫,還是因應時事而臨時改變劇本内容(變動小部分劇本這在晨間劇裡不算特例),總之劇中寅子和星航一在一起後也是在那不想從佐田改姓到星,理由很勉強,甚至我覺得根本不成理由。
支持夫婦別姓沒什麼問題,也可以省略很多文件上的麻煩。但你別亂演啊!什麼叫我改姓了就是抹煞掉佐田那段為法律努力的時間。
照這個邏輯,那從猪爪寅子改姓成佐田寅子,不就也等同抹煞掉你是猪爪家人,以及那時讀書、法律高考的努力過程?
總之,就動用編劇之力讓她硬不改姓。
這裡要說的是,寅子的真實角色藍本的三淵嘉子法官的確也是兩度婚姻,但她從實家的武藤改姓為和田,爾後再嫁時再改姓三淵,沒有什麼拒絕改姓這回事。
好,這也罷,但這樣的一對沒有法律效力的「夫婦」卻住在一起,還和前妻的小孩與岳母同住。不說是晨間劇的話,我還以為是美國的歡樂肥皂劇咧。
要記住那時是五零年代。編劇為了要挺夫婦別姓而寫的劇情,已經到硬掰的程度了。
後半段其他鬼扯淡或不合情理的地方還有非常多,只稍微舉幾個例子。
其一是寅子的同學、元華族大小姐櫻川涼子。她是個非常有魅力的獨創角色,也算是個悲劇人物,所幸最後的結局是好的。
但就像編劇後半段寫來一路的畫蛇添足,也把涼子去考法律高考通過的事,寫成「把當成對這社會一記狠狠地踢胯下」。
靠,這又是三小了…涼子的無奈是她原本身為華族家庭唯一繼承者,媽媽是個酒鬼且天天對她又罵又嘲諷,最後不得不離開學校去結婚。
但還好老公對她很好,提早離婚讓她不用繼承債務。爾後因為戰爭她又跑去新潟開店,也經營的有聲有色。
這樣的社會,她哪裡需要去狠狠踢一腳了???
講到踢一腳,寅子的女兒優末是有狠踢了星のどか(和香)屁股。一個是前夫的女兒,一個是老公(其實沒有法律婚姻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公)與前妻的女兒,當時他們的情感連絡上都還有很大的問題。這種打架就如台詞所說,一旦動手是很難再回復到以前的關係、狀況。
但編劇就是那麼莫名其妙與偷懶,等優末回到家之後反倒是のどか先道歉,然後優末也沒對她動腳的事道歉、還只說了聲ごめん。
這件事就這麼輕鬆結束了,兩人和樂融融地在一間屋簷底下繼續生活,WTF?
東西要寫的合情合理有脈絡,老是霸王硬上弓煩不煩啊!真的不行就別弄這段插曲出來了吧,寫了又沒辦法好好收場,胡混一搓當沒有發生過,簡直搞笑。
至於故事講六零年代末,日本因為左派共產主義與社會問題引發的學運潮(全学共闘会議)。
雖說出發點是不滿現狀與貧富差距等而起,但事實上這個學運方造成非常多的暴力傷害。
但毫不意外,編劇本身因為很左所以對這段殘暴歷史就輕輕放下,後面也一樣胡混一搓只說學運也漸漸停息了帶過去。甚至還隱約褒揚學運方,進而嘲笑法官。
最後要說的是,雖然編劇在那搞什麼女力、歧視好嚴重的腳本,但事實上根據三淵嘉子的回憶錄所述,當時她在法界時男生不但沒有排擠,反而是特別照顧她。
這讓她有點覺得不太好,不應該因為她是女性就對她特別優惠。自然,劇本照這樣寫就沒辦法塞那麼多左膠思想了。
老實說,看到後面我一度還真以為我在看韓劇,塞了一堆「恨」思想和左膠思想,然後劇情不斷在拖,但卻又沒那麼綜藝娛樂性。
本劇的感想,就用与子很愛講的一句話來做結論吧:
就算前段再美味,但後面參了狗屎的全劇,還是狗屎。
PS.
在《如虎添翼》的下一檔《紅豆麵包》很好看,不用吃狗屎,吃麵包比較好。
圖片來源:NHK、緯來日本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