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1/17/2025) 是阪神大地震(阪神・淡路大震災)三十週年。
1995 年在淡路島北方發生了 M7.3 的大地震,由於震央離神戸市很近,後來被認定為是「都市直下型地震」。
這條斷層是從淡路島延伸至明石海峽、六甲山到宝塚附近,
![]() |
圖片出處:Wiki |
地震引發了多處火災,並造成了包括阪神高速神戸線高架橋道路與許多建築物倒塌。由於地震發生在凌晨五點四十六分,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有超過 77% 的死因是被崩坍的建築物壓死。
這場地震造成了 6,437 人死亡、失蹤 3 人、受傷 43,792
人。是當時日本自 WWII 戰後的災害最大傷亡損害數。
在建築物方面,房屋全倒了 104,906
間,半倒 144,274 間。淡路島的北淡路町、一宮町、五色町有 70% 房子坍塌,東浦町、淡路町則有 40%。
這次地震死者有 59% 是六十歲以上人士,且 90% 是住在木造房子内,80% 在六點前就已死亡,研判可能和行動不便或根本來不及逃難。
由於神戸市是建築在沖積地上,地質較鬆軟會導致震波傳達後會產生增幅,增加了建築物崩塌的機率。
另外當時市内有許多木造房子,且當時建築物仍以 1981 以來的建築基準法,所以在災後日本推動以更高規格的鋼筋綑綁和標準制定新法。
這點其實和臺灣經過 921 大地震後的情形相同。
在現今的神戸港有設置一個回憶公園,就在路邊,入場無料。
那裡保留了當時震災的殘跡與震災簡介,提醒世人不要忘記地震帶來的危害。
附近也立了一座火不會熄滅的「希望之燈」,以慰藉因地震死去的靈魂和鼓勵還活著的人們。
有機會去神戸的人可以去參觀看看。
圖片來源:読売新聞、時事通信、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