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18

北九州輕便遊 Day 4;門司港レトロ展望室(門司港懷舊展望室)


北九州 3  pass 使用的第三天,因為是早班機,所以也等同我們這趟北九州旅程最後一天了。

今日準備前往門司港與下関。


坐的是 08:07 的快速,預計 09:32 抵達。

雖然搭 08:02 的特急到小倉後再轉普通車會比較快,但加上轉車時間也才快十二分鐘而已,嫌麻煩的我們決定不如一班車坐到底。當天在博多駅上車,都還有位置坐。




在門司港駅的 12 號月台間有個「0 哩」的紀念碑。

這是紀念九州鉄道起始而設,1891  4 月門司港駅開通。

 1914 年蓋好的第二代車站,也由原本的「門司駅」正式改名為「門司港駅」,直到今天。

車站雖在 WWII 時期曾因空襲而部分受損,但其歷史價值仍在 1988 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同時也是第一個以車站身份被指定為重文的。

由於車站本身有百年歷史,許多地方也開始老化腐朽,為了長久保存與安全考量,2012 年九月展開整修工程。

原本會在 2017 年完工,但為了補強防震工程又再延宕一年,目前已預定將在 2019 年的三月重新開幕,屆時將會看到完全大正時期的門司港駅風貌,1929 年昭和時期所加蓋的屋簷也會被撤除。


我們去的時候尚未復原完成,自然也無緣得見全貌了。不過九州是值得多次前往的地方,也不急在一時。 

放棄前往九州鉄道記念館,我們直接往門司港レトロ展望室散步過去。



遠眺海峽夢之塔

途中自然看到有名的門司港香蕉人像。

黃色香蕉人似乎是在 1999 年設立於此,外號是愛與和平使者……

然後黑色的芭蕉人則在 2012 年後來新增,環保與省電使者……

一整個莫名其妙。😆



不過門司港、香蕉、臺灣,是曾有一段淵源的。

日清戰爭結束後,大清帝國將臺灣、澎湖與當時的遼東半島割讓出去,臺灣也正式列入大日本帝國版圖之內。

爾後的臺灣有許多物資運往日本,其中包括農產品的香蕉,在 1908 年後開始運送的港口就是門司港,然後再從這裡轉往日本各地。

當時從基隆港運到門司港的香蕉都還是綠色生青的,必須在問屋(儲藏室)地下室經蒸汽加工熟成後再運到別處。

但少部分香蕉因在運送中受損或加工過熟的不適合轉運販售,於是門司港這裡就出現了香蕉叫賣的行業。在拍賣會上主持人會拿扇子類的東西敲桌叫賣叩き売り),於是才有了バナナの叩き売り一詞。

WWII 結束、日本帝國戰敗、國民政府來臺,但這些並未影響老一輩日本人對臺灣香蕉的喜愛,特別在六零年代日本戰後經濟起飛,臺灣香蕉成為日本的熱賣品,市佔率也一度衝上近九成。

但在「蕉王」吳振瑞被誣陷入獄和黃熱病的侵襲,讓臺灣瞬間丟失了大半日本市場。

而現今臺灣香蕉更是在日本幾無立身之地,除了輸給經中南美洲培植數十年的菲律賓香蕉,也打不贏中南美洲蕉。臺灣蕉不但因日臺無自由貿易協定導致價格上毫無競爭力之外,在生產品質穩定度、口味多樣化與管理層面上,皆輸給菲律賓和中南美洲數國的產品。

看著紀念碑與這兩個表情搞笑的香蕉人像,和這段臺灣蕉的淒涼歷史,有著無盡的不協調感。



接著晃到展望台那,離十點開門還有幾分鐘時間,就在樓下門口等。

門司港的三月海風還真大

門票 300
準備付錢時櫃台的歐巴桑突然冒一句:「你們有沒有 SunQ pass JR pass?」

後來出示 JR 北九州 pass 後,她才邊登記邊解釋說外國人可以憑這些享 20% off,當初做功課並沒發現這點。然後她也問了我們從哪裡來的

很謝謝這位工作人員,兩人 120 円其實不多,但她的體貼與細心卻非金錢足以衡量。



下來後去對面的旧門司税関參觀。


建立於 1927 年的旧門司税関的第三代建築,在 WWII 的空襲中屋頂全部消失,外觀也嚴重毀損,91 年開始花了四年時間修復,算是古物復原重建。

門司港曾是日本重要海港,這裡展示著舊時門司海關、建築物整修等等的一些資訊,入場無料。


原來日劇《阿淺》主角在九州挖煤礦時,也曾以門司港做為輸出港口。但這段故事劇裡沒有演

這裡展示的東西不少,但上上下下爬樓梯還蠻累的,稍微逛一下我們就離開準備用餐。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