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023

〔心得〕《準時發車:日本為什麼是世界最準確的?》讀後感


好久沒寫個讀書心得,勤的看,懶得寫…

 

這本是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的三戸祐子所寫。

如學歷所示,作者並非是電車相關的科系出身,只是某次等待上班途中遇到電車誤點,想說自己終於也碰到一次這種事時,隨後五分鐘班車就進站了。由於這事引起了她的好奇心,進而花了二十年的時間來調查與寫下這本書。

成書的時間其實已遠在廿世紀初,離現在也有快二十年了,翻譯成台版則是去年的事,但這段時間日本的電車的準時性並無太大變化,所以並沒有時效性的問題。

全書第一段由鐵道引進日本的歷史開始說起,西洋文化對日本的衝擊。不過在此之前,其實日本人就已經有「守時」的概念,作者還用赤穗浪士起義的事件來舉例。另外日本境内也多有梵鐘系統,人民不再只用太陽起落來判斷時間。

當然無論在江戸時代亦或明治時代,大家雖都有時間觀念,但仍是遵循一個模糊、概略的時間帶,電車(當時的應該以『火車』來說更為精準)更別說能像現在精準的以分甚至秒為計算。

那什麼時候是日本電車真正開始轉變的呢?作者介紹了一位被日本譽為「行駛之神(運転の神様)」的結城弘毅

在他的管理與員工齊心努力下,日本國鐵在原本常誤點幾十分鐘的情況,在廿世紀初終於慢慢轉變成以只有數分鐘的誤差。

 

當然當時的火車的路線與速度,是完全無法和現代日本的電車網複雜度來相比,而要達到以秒為單位的時刻表,其中包含的很多因素,首先必須創造出電車路線的「餘裕」,也就是車站周遭能容納的路線多寡,只要鐵軌數量夠多,就有辦法有更充裕的時間分配不同時段的電車。


然而日本是個地狹人多的國家,收購土地更是昂貴的事情。另外像德國、法國、美國這些擁有超大車站的國家,誤點時間卻仍如家常便飯,足見光是有這個餘裕並非就是準點的保證。

如果土地上創造不出餘裕,日本的電車人員就從其他著手。

作者有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就是月台人潮的擁塞也是造成誤點的原因之一。如果一站要上下車的人太多,那麼這邊誤點了 20 秒,那下一站又是同樣情形(因為上一站有更多的人上車),那這 20 秒就會不斷擴大下去。

這時若車站是「中島式」月台,當月台兩側同時進站兩班電車,那如果兩班電車的指定席都放在頭尾兩側的話,勢必中間排隊的人潮會更多(自由席的乘坐人數一定比指定席多且更混雜)。於是 JR 很可能會安排這兩班電車的一邊是頭尾指定,另一個則放中間(或是剛好相反兩邊),好來讓月台排隊的人不要全擠在一塊。

另外若真的誤點,列車駕駛在許可範圍内就做出加速和煞車,好來爭取這「失去的時間」。

平常我們在日本電車上看到駕駛不斷用手在比劃,其實就是在確認某個路段、某個特殊物,搭配著行駛的速度與時間。

而一切的總總,都是包括在「運行計畫」裡。


寫這些運行計畫又有專人處理,且計畫不只是分每日的,特殊假期、和年計畫又有不同,其複雜程度並非外人能得知,當然也包括作者…

這也是本書我認為的缺點之一吧!當你看完後,可以大略得知「為什麼日本電車總是那麼準時」,因為他們用運行計畫創造出更多餘裕,以及補救方案。

但到底是怎樣創造出來的?裡面的詳細内容為何?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圖案能呈現出來。

當然這或許也並非作者能力不及,因為當她去問電車相關人員「為什麼日本電車總是那麼準時」這同樣問題時,有些人也是支吾答不出來,有些則直接回答這就是(日本)文化的關係。

文化,也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答案。

就像那麼多的電車能達到以秒為單位的準時,不只是要靠駕駛、控制中心人員、運行計畫員、站務人員,而且還要乘客的配合。

絕大多數搭乘電車通勤的日本人,早就融入並配合這個電車系統内,怎樣去走、怎樣去排,怎樣的情形不會硬擠,怎樣的情況又會去硬擠,光這個秩序性就並非其他國家、包括臺灣能企及。



因為日本人認為電車是個公共空間,必須配合大家的習慣,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

這也是為什麼當德國和一些國家到日本,想學怎樣讓電車更準時,都不約而同說日本的方法是我們沒辦法模仿的原因之一。(題外話附註一下,很多人以為德國人嚴謹所以電車都很準時,但德鐵現在其實是超級誤點的代表,連法國、瑞士都受不了)

 

然而作者也做了另一面的反思,當歐美國家認為電車誤點個幾分鐘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的時候,相對日本人反倒在這方面顯得很性急。也因為電車被認為是公共空間,所以電車一絲絲的誤點就會讓一些日本人變得不能接受。

在少子化的趨勢下,日本從業人員勢必越來越少,那麼還能維持如此準點的情況下去嗎?日本人是不是該開始習慣電車也能容納成為較為「個人的空間」呢?AI 系統與機器人會不會來幫忙電車系統的維持呢?這些都是作者最後提出的看法。

 

老實說,可能由於寫作的方式以及沒有更詳盡的實例,我認為整本書看完也只能得個模糊概念。要說為什麼日本電車那麼準時?結論是個運行計畫,並且大家都能一絲不茍地遵守這個計畫去執行。

或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準不準時早就已經融入所有使用、操控電車的人們心中,這是一個習慣,也是一個文化。

但或許也會是個壓力。

有趣的是出版社游擊文化,同時也推出另一本講述福知山線事件的《軌道》,為了追求準時而造成日本電車史上最多人傷亡的憾事。

或許也小小驗證了本書作者三戸祐子說的,或許日本人也該開始「放輕鬆點」,不應該再為那幾秒、一分鐘的誤點而緊張與抱怨。


最後要說的是,這兩本書(包括《軌道》)的中文排版實在有點糟糕,總之就是維持大約 2015 年後出版社的偷版面做法,紙本書配合電子書,用同一個版面來出兩個書種。

整本書變得無意義的厚與重,一頁留了上半段約 1/4 的空白,真的偷雞的莫名其妙。



話說回來,現在開始也有極少數出版社注意到這點,寧可排版滿頁,紙本書不用出那麼重但照樣價格維持。為他們致敬。

 

書名:準時發車:日本為什麼是世界最準確的?
作者:三戸祐子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11 /2022
頁數:400
原價:450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