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2022

世界的痛失,安倍晋三


過了一夜,還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過了一夜,還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關於暗殺背後的原因與疑點有很多的猜測,其中不乏陰謀論。

而當時隨扈、SP 的反應,或許因承平時間太久,但很明顯是嚴重疏失。

事後的影片證明兇手第一槍應是 miss 沒有打中的,但隨扈們第一反應也是被如砲聲般的槍響嚇到。接下來的反應則是讓悲觀發展的關鍵點,他們選擇了與一般人反應一樣地「往聲響出現的地方望去」,而非「反射性動作去保護受護目標」,不管是後來才拿出的防彈公事包或直接把安倍拉下來。

就差這約 2 秒,這時隨扈才去擋在安倍前面舉起防彈公事包,但兇手同時開了第二槍。手的動作當然不會比子彈快,況且防彈公事包也並非整面打開的狀態…

更可怕的是安倍在 2019 年北海道札幌市演講時,曾有一對男女太過接近來抗議而被道警驅逐,但這兩人卻向道庁求償 660 万円。

日本左派媒體還報導宣稱這是自由的表態遭受侵害。今年法院也宣判這是侵害人身自由,判要賠兩個 88 万円。

之後的街頭演講誰還敢驅逐過度靠近的可疑人物?




左派的理想國永遠不會出現。然而對於他們這類訴求無限上綱,卻只是為未來埋下更可怕的未爆彈而已。

北海道的判決也成了安倍暗殺的前奏曲。

 

但不管是怎樣,都已永遠難彌補這些缺憾了。

 

講到安倍前首相,很多臺灣人都會想到他很友台、很親台,然而實際上的安倍其實是先一步眾人看到臺灣在東亞的重要性,以及中國不斷擴張為周邊國家與世界所帶來的威脅。

這些甚至都在反中最力的川普上台之前(關於川普的反中,我認為也是個陰錯陽差的美麗巧合他本身是想要幫美國爭取最大利益,但一開始其實川普並沒有要全面跟中國翻臉,但隨著後來一些事態演變才逼迫他做了越來越強硬的決定)。

當初安倍講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米日同盟有事」時,還有很多人驚訝怎麼日本態度轉變那麼強硬,應是美國背後默認這立場云云。

 

其實並沒有

 

從安倍在 2006 年提出第一島鏈的防禦概念(自由與繁榮之弧),以及 2012 年聯合印度、澳洲、美國,如同現在印太戰略的「亞洲民主之鑽」,那時民主黨和歐盟都還在發中國夢,其實他這都是領先世界的戰略部署的眼光與概念。

 

而且他今年四月還呼籲過拜登政府,要清楚向世界表示對臺灣態度清晰化,明確說會保護臺灣(也就是美國應放棄過往一貫的對台模糊策略)。

隨後五月在日本的記者會上,拜登脫口說出會以軍事保護臺灣(雖然他後來又改口說『沒要改變對台模糊策略』),可見安倍並非單方面在接受美國戰略政策所擺佈,事實上是他也在想辦法善誘著歐美正視台海與亞太問題。

結果一代右派戰略家就這麼被荒謬地奪去生命了


Rest in Peace. 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ます。

安倍さん


圖片來源:Twitter、安倍晋三 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