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2021

【推薦】《古希臘人:在希臘大陸之外》讀後感


一般所提到的「(古)希臘人」,都會直接挪移到古典時期那塊希臘大陸上生活的人。雅典、斯巴達、科林斯、底比斯…或者加上馬其頓。

不過作者將「希臘人」這名詞給概念化,包含了希望的文化、文明所澤被之地。

這種講法或許有點怪,但如果回到公元前五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可是不承認馬其頓屬於希臘的一部分,他們當馬其頓是蠻族,至多是希臘圈的外圍罷了。

然而亞歷山大或之後的人,根本就是把馬其頓人也視為希臘人(這也是亞歷山大與他父親腓力二世生前一直在努力的)。

就如同「希臘化」這名詞也是後世所創,希臘人,在這裡也變成是一種象徵性。

 

作者 Philip Matyszak 是牛津大學古代史博士、劍橋大學教授,同時也拿了哲學和文學學位。他也是位暢銷作家,出版了非常多大眾讀物,其中《情與慾之希臘羅馬神話》、《古羅馬24小時歷史現場》在臺灣有代理。

Matyszak 教授主攻的是羅馬史,這本算是少數他講希臘史(部分)的書籍了。


希臘文化與文明是現代歐洲的基礎,這已經幾乎成為定論的事實了。

《古希臘人》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解釋為什麼如此,比如古希臘其實也吸收了非常多埃及、腓尼基、巴比倫的知識。而是用平敘法來敘述希臘文化、科技是如何一棒接一棒地不斷傳承,從希臘城邦開始,到拜占庭帝國滅亡而結束。

到了中世紀,象徵古文明的「希臘之火(不是指那個武器)」天幸並未完全熄滅,只是躲在灰燼中悶燒著。直到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才又再度重燃,才加速了近世的發展。

而我們若從近現代~現代的西方文明影響了幾乎全世界的角度來看,古希臘不只是歐洲,更是全人類能發展至今的奠基石。

Matyszak 教授說,亞歷山大的帝國早就消失甚至被遺忘了,但曾生活在這帝國的人所留下的思想遺產卻仍存在。不只是在語言、神話和建築,而是一種思想和精神。

也正是這種精神推動希臘人遠離家鄉,前往新的土地。

某種意義來說,今天我們都是希臘人。誠哉斯言。


 

全書頁數不多,扣掉後面的中英對照更剩不到 240 頁,但個人認為這本含金量很高。Matyszak 教授講解方式既簡潔又廣視,而且很能講重點。

比如講到亞歷山大王國時,他一開始就說這個版圖的擴展看來似乎是一連串的勝利,但他也請讀者不要忘記,亞歷山大事業的起步其實就有夭折的可能。

這很清楚點出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並不是像一般人回頭過來看那麼順遂,不只開始,中途也是。但 Matyszak 教授不囉嗦直接就先把重點劃出來。

講到亞里士多德也是。

簡略的歷史介紹後,最後 Matyszak 教授馬上提到亞里士多德對後代貢獻和亞歷山大一樣多,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在亞里士多德死後約兩千年,他的研究才重見天日,並成為推動文藝復興的主要影響之一。

又譬如說到「繼承(業)者戰爭」時代的塞琉古王國與猶太人之間的矛盾,明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恪守一神教,一邊有國權統治的需求,另一方則是宗教教義的衝突。

 

全書秉持這種非常清晰的說明風格,也不會有太多廢話。倒是翻譯方面偶有一些形容贅字,但不會嚴重,並不影響整體閱讀。

不過缺點大概就是書内沒有附半張地圖,原文書是否如此就不清楚了。不過出版社有趣地附贈了兩張明信片,上面是繼承者戰爭時代與公元 750 年之前拜占庭帝國簡圖,也算補了一些遺憾吧。

另外本書裝釘法還蠻特別的,書可以完平攤開來,似乎是一種適合有跨頁圖片的裝釘法。但這本又沒…不知為何採用如此方式 XD

 

書名:古希臘人

作者:Philip Matyszak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出版日期:9/2019

頁數:279

原價:79.0 RMB

 

圖片來源:BR Mediathek、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