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016

Day 4;高岡・瑞龍寺


今天一日行程都待在高岡市,早上先走高岡南邊。

若以高岡駅為中心點來劃分兩區,北口(古城公園口)方向往北較繁華,觀光景點集中於此,市區的路面電車也僅行駛北區,一路直抵富山湾。

而從南口(瑞龍寺口)出去則像另一個世界,平房居多,道路空曠,沒什麼商場也沒什麼景點,不過卻在此隱藏了一個北陸地方唯一国宝:瑞龍寺


延續昨天的好天氣,我們用完早餐後就跟入住的旅館借腳踏車。旅館離瑞龍寺不到 800m,騎車蠻快的。

中途休息,看到幼稚園小朋友出遊,我們到日本還蠻常碰到一大群小鬼頭的…
旅館的服務人員還很貼心的幫我們夾了兩張高岡市地圖



在高岡有幾處地方可以看到 前田利長 的銅像,這是因為利長與高岡市有很緊密的關係。

関ヶ原の戦い站對邊的利長,戰後被 徳川家康 分封了三国[1] 120 萬石的領土(之後分給旁系領土約十七萬,變成 102 5 千石),加賀藩成為當世第一大藩,「加賀百万石」的名號就此而來。

不過前田利長只當了加賀藩主五年的時間,就把位置讓給弟弟 前田利常,並在 1605 年隱居於富山城(現在的富山市)。但後來富山城因火災燒毀,利長最後把隱居地移轉到「関野」,也就是改名前的高岡。

雖然隱居但他不是什麼事都不做,除了請 高山右近 幫忙設計興建高岡城,也親力與居民一起整備高岡城下町,當時所做的許多街道規劃與名稱都還一直保留至今。

利長身為一個武將,領兵打仗、運謀使計普普,但身為一位領主,在內政開拓方面則是極為稱職。高岡在他管理之下不但農業興隆,也發展出獨到的工商業與藝術文化。
我愛一條柴 前田利長銅像



瑞龍寺前身也是由前田利長所建,並隨著利長由富山遷來高岡。

利長在
1614 年死去,弟弟利常為了弔慰兄長而將瑞龍寺大幅修建,総門、山門、仏殿、法堂、明王堂、迴廊都是當時的產物,其中山門、仏殿、法堂現已指定為国宝,総門則列為重文。


門票 500 円,貴不貴看各人,我是覺得能欣賞近四百年歷史的大型木造建築物,划算得很。唯一可惜是我們來的時候,重文的僧堂剛好在整修(10/26/2014~10/31/2015),無緣得見。





整個瑞龍寺最最有看頭的有兩處,一個是位於正中央的仏殿,另一個則是法堂。

前田利常在擴建這裡時,聘了北陸名匠 山上善右衛門嘉広 來操刀,其中法堂在 1655~57 年間完工,是瑞龍寺境內最古也是最大的一棟建築物,蒼勁中帶著雄偉。
法堂



僧侶的廚房


擺了個現代防火設施是突兀了點,但對古木造建築的來說卻是必需品

照片中的並不是 RODS … XD

在法堂旁的迴廊有道隱藏木門,穿出去後可以看到 5 座石廟(只照到其中 3 座),是由火山灰堆積的綠色凝灰岩所製成,在本能寺の変後迎接了 織田信長 父子的部分骨灰於此[3],瑞龍寺建立後改以這種石廟祭祀。

5 座分別為前田利長(高岡鼻祖)、前田利家(利長的父親)、織田信長(利長的岳父)、信長的側室、織田信忠(信長的兒子,與信長一同死於本能寺の変)。

5 座石廟被富山指定為県文化財。

右至左:利長、利家、信長


正中央的仏殿則是在 1659 年落成,它的建築風格在全日本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到,是 山上善右衛門嘉広 投入畢生心血的最高傑作。
仏殿

仏殿 × 山門


仏殿屋頂也不同一般寺院,是用鉛瓦鋪設而成,同樣的例子也僅有金沢城的石川門可見。

然而到了現代,這種每逢下雨降雪時就可能會污染周遭土壤的鉛瓦,成為許多人希望改置磚瓦的批評聲,這也是當初山上善右衛門嘉広絕對想像不到的事吧!


[1]加賀、能登、越中,約同現在的石川富山兩県。

[2]利長的同父異母弟弟,後被兄長收為養子。古代日本為了繼位問題,若無子嗣,會出現領養自己的弟弟、堂表弟甚至孫子來當接班人的情形。

[3]本能寺の変後現場並未尋獲信長的屍體,所以將兩人骨灰移送於此一說並不值得採信,又或只有信忠一人的骨灰而稱父子二人。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