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022

﹝心得﹞《刃上人生》讀後感

 

很久沒看文學作品了,雖然這是本採訪紀實性文學。

 

作者 塩野米松 是日本這種文學作品的翹楚,最常見到是他採訪日本傳統工藝類的職人,相關書籍有數十本。

這本《刃上人生(刀に生きる)》是他在 2016 年出版的,算是他個人專書最新的一本(有數本在 2016 年之後出版,不過都是共著)。

 

如同書名,這是本採訪與日本刀有關的職人。

一般人會比較單純認為製作一把日本刀,就是由刀匠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但事實上刀匠只負責「刀」的本身,其他如刀鞘、研磨…等工作是交給其他人。

當然,整把刀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刀的本體,從挑選材料、加工、敲打、折疊、加熱、粹火、塗泥…一道道繁瑣的工程,都是由刀匠一人(少數時有兩位徒弟幫忙掄鎚)來完成。

他也是打造整把刀最重要的一位核心人物。也如此,本書一半的篇幅是在採訪刀匠 宮入小左衛門行平。所以原文書名副標也是以「刀工、宮入小左衛門行平與現代的刀職們(刀工・宮入小左衛門行平と現代の刀職たち)」為題。

 

由於這是紀實文學,所以書裡並不是只硬邦邦地講解怎樣打一把日本刀,同時也會採訪描述宮入先生(以及其他工匠)的生平,以及為何會加入他們這行。

包括刀匠宮入先生,書中大部分的職人都是因為家中就是做這行的,但一開始他們其實都並非下定決心繼承。這似乎到人生一個階段,才輾轉兜回來子承父業,更精準點應該說家業。

 

整體而言本書若要從中瞭解到刀是怎麼打、刀是怎麼摩、鎺要怎麼做的,是可以,書中也有配圖。

不過若是對打造日本刀不清楚或是沒那麼瞭解的,那看的時候應該會有些些吃力。

我自己是參考別冊宝島出的《日本刀の本》(2014 年,已絕版),裡頭有幾頁專門在介紹刀匠、研師、鞘師…等等的工作,並以簡圖與流程文字說明,算是個最簡單的入門了。

如果是臺灣的中文書籍,我想唯一推的就是大石文化出的國家地理頻道《日本刀-全面剖析日本刀的鍛造與鑑賞藝術》。裡面極其詳盡地介紹日本刀的鍛鍊過程,另外也把刀鞘和研磨部分以照片和文字講解的很清楚。



 

回過頭來,本書雖未能在製作上有較系統化的介紹,不過在一些細節上卻也非一般刀劍書有所提及。比如說白銀師(書中名『銀匠』)的宮島宏先生有提到,刀劍研磨後並不會改變其本質,但磨多了體積卻會產生細微的變化。

原本的鎺就會變得越來越鬆,最終會讓刀身與鎺脫落,這時候就必須要打造新的鎺。他們接的工作除了幫忙新造的日本刀外,同時也會幫舊的刀來製作新的鎺。如果是重文、国宝級的,此時就必須考慮材料問題。

宮島先生表示,如果新刀用純銅來打造新的鎺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像博物館等的舊刀,此時就必須找沒有那麼「純」、裡面含有鋅、鉛、銀雜質的山銅。因為以前的冶煉技術不如今日,純度並不會那麼高,所以要盡力還原本來的樣貌時,就得找貼近當時的材質的山銅來製作刀鎺才行。

從這點也可以得見這些日本刀職人,是如何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


 

另外宮島先生也提到,一般拔刀是不可能像電影、電視劇中發出響亮聲音,只有在刀鎺鬆動了才會有聲音。如果真發出像電視劇那種誇張響聲,這把刀其實也不能用了。

這讓我想到《笑傲江湖》有幕描寫,記得是左冷禪和岳不群鬥劍時,左冷禪拔劍時用内力讓劍身與劍鞘不斷碰撞,最後發生極其響亮的聲響。

當時看的覺得煞有其事,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根本很荒謬,劍如果這樣不斷(和金屬)激烈碰撞,劍刃早就坑坑疤疤了 XD

 

另外捆劍柄繩線的柄卷師岡部久男先生也說道,其實用組紐繩線,是到江戸時代為了美觀才開始流行起來的。

但在戦国時代大多用的是皮革,特別是鹿皮。這是因為當時的刀劍是做為武器之用,而皮革的柄巻,相較組紐更為結實耐用。

這讓我想到,幕末時代新選組以及幕末志士的配刀,應該也是換成能適應實戰的革卷吧!?

 

一位老朋友說,所以天翔龍閃只能使用一次,就要重新綁了。

XDDDDD

我回答,剣心是實戰派的,應該會用皮革來捆繞。



看動漫裡柄卷的顏色,似乎真的是革卷呢!


書名:刃上人生
作者:塩野米松
出版社:廣州師範出版社
出版日期:3/2020
頁數:264
原價:58 RMB

圖片來源:おたくま経済新聞、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