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022

﹝心得﹞《英倫視野下的歐洲史》讀後感



全名是《從希臘雅典的榮光到普丁崛起,全新觀點和幽默解讀》,落落長

原文書名其實叫做 "A Short History of Europe: From Pericles to Putin",不過如果照翻過來可能又是那種「極簡XX史」,但這樣會跟不少書撞名,可能嫌不夠醒目所以才改了這名字吧。

如同原文書名,這是個極短的歐洲史,如果以一本四百多頁的書而言。

要如何在那麼短的篇幅與字數中,詳述又盡量不遺漏地說著兩千多年、跨越數十個現代國家的歷史,其實是件非常大的工程。

作者 Simon Jenkins 去除了國別史,而是以年代與人物來做區分,如同英文書名副標題一樣:從伯里克利到普丁。

即使現代左派史家慢慢開始重視個人史或微觀史,呼籲大眾更重視平民百姓的生活角度。但無可諱言的是,帝王將相的政治史與戰爭史,依然是主流,也依然是最能將漫漫長河的歷史流程釐清的方法。

無可諱言,現今西方世界甚至民主世界、包括世界龍頭美國,所繼承的精神和制度都是來自歐洲,瞭解歐洲也絕對有其必要。

Jenkins 從西方文明起始的古希臘開始,一直到俄羅斯的普丁為止,由於這本書的成書時間約在 2018 年,所以現代的普丁掘起、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英國決議脫歐等事件都有入書。



Jenkins 並非正統的史學家,他曾任泰晤士報編輯與衛報的專欄作家,書中所取材的都是來自各學者的歷史著作。不過身為一個如 Lars Brownworth 般的說書人,在快速又重點地汲取整個歐洲歷史這方面上,顯然此書已達到標準。

正如古典史學者 Mary Beard 所說,在研究時…我們所認知與所獲得的認知相同重要…這些事實從混亂、混沌與矛盾中得出。也就是說,我們現今所得的「歷史」,往往是經過人為與時間的「摧殘」編織而成(特別是古代史)。我們在看這段歷史時,所思考與分辨真偽的過程是同等重要的。

就如同李維這位古羅馬史著者,也是根據多方史料編成了他的史書,裡頭也參雜了許多他很個人的意見…我們永遠無法絕對客觀地來看待歷史。在讀此書時,當與作者有所不同看法時我也常想到這點。

Jenkins 認為歐洲是有其共同集體意識,不過他也承認許多的「歐洲價值」在專制時代、帝國擴張時都顯得很片面。

在我的看法,歐洲一直處於四戰之地,即使在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統治下,仍不免受到邊境的紛亂。也由於這種情勢,從古希臘傳承下來的歐洲文明與文化,才得以更加璀璨與發光。更證明了那句「人類文明推動了戰爭,戰爭又推動了人類文明」如此反諷又實在的話。

現今大半歐洲雖然統一為一個歐盟,然而這種欠缺監督制衡的超國家聯盟,我認為是註定會失能的。作者 Jenkins 也不太認同現今的歐盟,他認為從歷史觀來看,這樣的政府是永遠缺少各方的共識(換句話說,英國脫歐是正確的)。


 

回過頭來,這麼一本能讓人快速瀏覽(說『快速』其實也是得看各人看書速度…),就能概括地瞭解歐洲這塊土地的歷史政治進程,其實是相當夠份量的。

但由於是濃縮份量,所以不少地方必須有所切割,當用一章看完古希臘,兩頁介紹亞歷山大大帝,瞬間還有點詫異 XD

所以接下來看到古羅馬也僅用一章帶過,就顯得老神在在了

當然,跨越了中世紀,所佔的篇幅也越來越大,這是因為越靠近近現代,史學家能拿到的史料就更充沛的緣故。

而越靠近現代,比如 WWIWWII、冷戰時期,這些歷史,或說局勢的演變,就對我們我們生活的現時間接影響力就越大。比如現今進行式的俄烏戰爭,就是二戰後、甚至十九世紀就種下的因子。而德國對俄國的態度較軟,若照書中的說法,也並是現在因為德國能源被俄羅斯抓住咽喉而已。

 

總而言之,這是本蠻不錯的歐洲政治歷史簡介書,能引領讀者入門,若有興趣可以更往其中一環去深研。亦或將之當作索引,偶爾拿來翻開查閱。

 

書名:英倫視野下的歐洲史
作者:Simon Jenkins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3/2020
頁數:448
原價:600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