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17

【推薦】《地震與文明的糾纏》讀後感


這是英國地質調查局首席地震學家 Roger Musson 著作,不過內容並非對地震科學解析的硬梆梆教材書,而是從地震史的角度來切入,讀起來輕鬆得多。

不過這本《地震與文明的糾纏》也不像磯田道史的《課本沒教的天災史》著重片段與地域性,而是從古自今的時間流程來敘述,個人其實比較習慣這種更系統性的方法。


地震伴隨智人卻不只十萬年,更久遠前的人類都把地震視為神明、鬼怪的憤怒與作祟。但地震學的初始或只推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代,一開始對地震的思考與猜測結果,對現代人、即使是小孩子來說,都會顯得可笑,然而卻是重要的一步,因為這讓人類對地震不再僅是完全無知的恐懼。

但隨著地震史的發展來看,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地震(或一些異象)被拿來做為政治手段,這在東西方世界並沒有什麼不同。直到 1755 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才讓(歐洲)人們對宗教上的地震「懲惡說」產生動搖,進一步加速地震學的進步。亞洲大陸的地震比西歐來得多的多,卻欠缺相對條件。

不過一直近代,仍然有許多人不瞭解地震為何物。大多數的人其實都知道地震是因板塊移動所產生,但何謂板塊?為什麼板塊移動會發生地震?斷層又是什麼?為什麼沒有斷層的地方也可能有地震?地震能預測嗎?我想很多人都答不出來。


這本書雖然大多是在講解人類地震學的建構史,但讀者從其中,更能真正體會到科學的發展之不易與精神,這是我覺得最珍貴也不易的地方。

其實 Musson 也有提到,即使廿一世紀的今日仍有許多招搖撞騙的人聲稱他們能預測地震,但怎樣的預測才算是準確?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才算是準確?似乎沒太多人在意。

事實上「預測」也不等同於「預報」,一個大範圍與長時間的累積機率(後者),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們會對此膜拜,但這也是目前科學在有所本之下能做到範圍。反倒沒能拿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比如『我感應到』),又或一些從未被證實的所謂證據(比如『動物現象』、『地震雲』),人們卻容易深信不疑。

但即使是預報仍有很大機率出錯。2016 年的日本鳥取地震,就是在日本地震學者認為在山陰地区大地震可能性不高(30 年內低於 5%)的情況下發生。

這或許也是地震學的無奈。畢竟颱風來,可以在幾天前就預測得到;火山爆發,在幾星期前就能發出預警。但地震,一直到現在也只能做到幾秒的時間(而且還是發生之後)。所以對於地震,正確地瞭解與知道防災的觀念,遠比其他來得重要。

位於高頻繁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臺灣,我相信更多人需要看這本書。

很久沒有幾天裡一口氣讀完一本科普書,真的很推薦。

書名:地震與文明的糾纏
作者:Roger Musson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9/2013
頁數:295
原價:330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