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少見的網球史書籍,以現在市面上來講,應該也是唯一一本了吧?
原文名是 "Love
Game: A History of Tennis, from Victorian Pastime to Global Phenomenon",如書名所示,這是從維多利亞時期講到成為全球職業運動(2013 年)的網球史。
書名 "Love
game" 是取其網球術語「直落 4 分拿下一局」的雙關語,中文沒辦法直譯,但中文書名這樣取其實還蠻到位的。
買這本書原本是想汲取這類的網球史知識,但怎麼說呢…結果卻是失望大於期望。
避免誤會,這本書的內容其實算是豐富的,不只是網球,相對時代的事件、思想、經濟…都有提及,比如說 WWII、七八零年代的特殊文化,這些其實都對網球有所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但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這本書有很大的問題就是作者過於腦補,比如相對其他運動,把網球比喻成舞蹈…等更具「藝術性」。當然基於作者本身的感性上的一時感動,我覺得無可厚非,然而這樣的詞句卻不時從章節中竄出,令人生厭。
再者,我在看這本書接近 1/2 時就有點疑惑,怎麼把業餘時代的篇幅做的那麼大?怎麼這時候還在講 WWII 時的網球選手與事件?
但看到後來(很後面)才瞭解,作者 Elizabeth
Wilson 是一個根本不喜歡所謂「現代網球」的人。
這樣講好了,網球與其他現代運動的差異除了創始的很早之外,而且全面轉入職業階段也相對很晚。網球經歷了很長一段職業與業餘時代,而且業餘比賽還能壓制職業比賽光環的運動。
一直到廿世紀七零年代進入公開化年代後,才真正完成了職業網球領軍的時代,而那時開始也正是網球技術(包括科技)高速成長的開始。不過受限科技與資金,一直到廿一世紀前,網球的打法仍然較呈現所謂「全面性」。
當然影響這點最大的是球拍的科技,作者有特別一章寫這點,內容非常好,可惜就如孤島一般,描述一遍後卻不再提及。
現代球拍能讓選手能擊出旋轉更高的球、速度更快的球,迫使發球上網的選手接近絕跡,因為底線選手能打出一記速度飛快且過網急墜的穿越球。手上球拍打出的球越來越重,選手受訓練後的腳步雖也跟著提升,但遠遠不及球速,於是迫使選手都待在底線做來回抽擊。
這是項網球演化後的無奈,這並非現代網球選手的錯,但作者投入了太多的情緒,頻頻指責現代網球選手比賽無趣…當然除了費天王例外,因為他是有本事跨過廿世紀的最後一人,然後她不瞭解的是,像老費這種天份的人是萬中無一。如果異地而處,八零年代的馬克安諾來到現時,想必也會轉換成底線打法,否則就無法生存了。
作者力捧七八零的康諾斯、馬克安諾為「個性」,然而真是如此嗎?
他們的憤怒其實常常是干擾對手的戰術之一,現代選手雖受限於 ATP 與 ITF 的規章而顯得較為「規矩」,但卻不代表他們失去「個性」,縱使沒像馬克安諾那麼鮮明。
而在鷹眼出現後,馬克安諾過往常跟主審吵架的 in or out
問題,放到現在也不可能再發生,球場上其實是越來越趨近於公平的,這點 Elizabeth
Wilson 卻完全忽視,實在令人遺憾。
《反正都是我贏》的作者布萊德‧吉伯特曾提及他跟康諾斯的一場比賽,現代觀眾聽了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該場比賽吉伯特在賽末點時打出一記漂亮的穿越球,球穩穩砸在線上,線審沒喊 out、主審也唱出比數,吉伯特也走向網前笑笑地等待握手。
然而康諾斯卻不接受結果來不斷發飆,鬼扯地認為剛剛是一記出界球,最後吵到主審也過去與康諾斯談話…奇妙的事發生,主審居然收回先前的決定而改判球出界,吉伯特氣瘋了,他不斷跟主審抗議卻不果,場上只留下康諾斯一抹鬼異的笑容…
接著重回場上後的吉伯特心神不寧地輸了下一分,然後輸了下一局,最後輸了整場比賽。
接著重回場上後的吉伯特心神不寧地輸了下一分,然後輸了下一局,最後輸了整場比賽。
現在的網壇是不可能再出現這麼有「個性」的事了,但這些東西 Elizabeth
Wilson 也完全忽視不提。
或許作者是女性,她字句裡不斷在女性主義與網球之間奔波,然而網球畢竟不是社會工具,但卻被她視之為如此。也之所以,這書裡將金夫人(Billy Jean
King)所該受的尊重降低不少,提及男女網打的盤數不同、酬勞也該不同的人,就被她歸類為沙豬一類…
嚴格講起來,這是本蒐集史料完整的網球書,但作者過度的個人喜好卻完全將本書毀掉。另外作者也太忽視現代科技影響現代網球的程度,現代女網的力量和速度派掘起,雖是從大小威開始,但起因並非大小威,更是網球科技與現代運動學的興起。當初沒出現大小威,女網那種打法也不會持續永久的。
發球上網選手的急遽減少,是因為環境不再適合他們。作者一昧地將責任推到 ITF 身上,認為是他們不斷將球場(彈跳系數)速度降低,以及把網球重量加重所導致。
然而以現代科技的網球比賽來看,發球超越 200km/h 並不是稀罕的事,事實上還蠻常見的,照理講這麼強力的發球應該伴隨著更多發球上網,但為何那麼猛的發球卻仍不見發球上網選手的復甦?
或著換個角度想,如果真像作者所願,讓球場的速度加快,真的就能讓發球上網打法重生嗎?亦或重回如作者所說「無聊的」九零年代,通通都是重砲發球主宰的網球比賽?
回憶是美好的,但回憶是不是真的都那麼美好,或許就見仁見智吧!
書名:愛與熱情的網球史
作者:Elizabeth Wilson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6/2017
頁數:392
原價:380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