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2024

關西廣域行 Day 4;織田信長最後與最高傑作之城 安土城


信長迷、歷史宅、城跡控,最後免不了都會來拜訪這座戰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城跡。我是三者交會,早就心儀已久,只是疫情前因太多原因給擔擱,不過總算在今年如願了。

事實上這趟之初最早決定的地點就是安土城,其次才是天橋立。

 

早上離開旅館,先去京都車站底下近鉄名店街的ハーベス (Harves) 買個飯糰當早餐。

邊櫃放的飯糰全是手工製作的,比便利商店的划算很多。這裡還有賣不少食品、飲料、雜貨和酒類,其實還頗好買。





原本預計坐 07:53 往米原經安土的電車,結果因事故 delay,電子看版從晚三分鐘一路改到二十分鐘,然後整個月台滿滿都是人,有夠恐怖。


最後前後的班次都取消,等同三班併一班的全上去,有夠擠。

還好過了幾站到石山、瀬田就下了很多人,總算有位置坐,也才有時間偷閒吃個早餐。

越靠近安土,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車站前的織田信長銅像,宣告著這裡就是信長生前選定建城之址。



 1576 年時,北邊的淺井、朝倉已經被織田信長所滅;東方的武田勝賴在經過長篠合戰和岩村城攻防戰之後也實力大減,此時遂將攻略重心轉往西日本。

於是信長決定在安土建立新城,從岐阜搬家,並將岐阜城以及織田家家督交予長子織田信忠。

在此之前,丹羽長秀入駐琵琶湖東岸的佐和山城,明智光秀在西南岸蓋了坂本城,並鎮壓燒討了比叡山的延曆寺。

而安土城立於居中位置,陸路銜接岐阜城-佐和山城,水路運行坂本城-京都,從北陸、美濃往京都的運輸道路已全部都在信長的掌控之中。



當時的安土山位置並不像現代一樣離湖畔有 56km 之遠,而是立於琵琶湖猶如口袋一樣的湖中湖旁標高 199m、比高 110m 的丘陵上。

而這個内湖有條河連結至琵琶湖,安土城就等於是倚湖而立的一座山城,發揮了交通、運輸樞紐功用,這也對信長建構的安土城下町商繁(樂市樂座)有相當幫助。





在現代要從車站前往安土城跡也是要先穿過原本安土城下町區域,步行有點距離,於是在車站前找了家出租腳踏車的店。

在表明要租車後我一開始就說要五小時,男店員就問了有打算去哪裡。

因為當時還不是很確定有沒要逛其他地方,所以只說「大概只有安土城跡吧。」

店員:「那租三小時就夠了(一人 700 円)。」

我:「不過我們還打算在這附近吃午飯。」

他:「哦~那五小時(一人 1,000 円)」。

人很不錯,沒聽到我說要租五小時就直接收錢了。



1576  1 月由丹羽長秀主導安土城建築工程,動用京阪奈的工匠職人以及近江的穴太眾,瀧川一益、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等重臣支援。

後世考察石切場遺蹟推斷,當初安土城調動的石材是以方圓 6km 内為主,相對日後秀吉的大坂城、家康的江戸城所徵召範圍都要來得小。


珍貴的野面積遺構

由於安土城部分土質鬆動的問題,所以石垣地基採用胴木工法,也就是以木樁、木材先搭出梯子形狀地基,再補以碎石,最後才開始堆砌石垣。

目前發現最早用胴木工法的都是織田系的城郭,比安土城更早的還有 1571 年細川藤孝的勝龍寺城,1572 年明智光秀的坂本城,再之後有實證的則是 1580 年池田照政的兵庫城。

另外 2020 年在佐和山城城下町考古挖掘,也發現在丹羽長秀為城主時有使用過此種工法。



現在的安土是個清靜的小鎮,但因為有條連結大津到長浜的 2号県道,所以部份道路車流量也不算少。

騎一騎不是很確定方向對不對,途中跟一位全身登山勁裝的阿北問路。

結果他也是準備要前往安土城跡,在講完後,他還滔滔不絕指著遠方繼續介紹這裡是安土山、那邊是観音寺山聽他意思似乎準備一日兩城,太猛了!

跟阿北道別後,邊欣賞風景邊慢慢騎,沒多久就到安土城跡了。在那稍事休息一下,也進了城なび館逛逛,結果剛剛那阿北用徒步的也趕上來了,似乎是穿過田地走捷徑來的。

 

安土城是少數城跡要付費的,一人還要 700 円,這價錢已經比國寶彥根城還高了。

若不是信長迷、歷史丫宅或日本城愛好者又或是被旅伴拉過來的,恐怕也不會想來這付費爬山吧。



入城後迎面就是一條筆直的上坡階梯,名為大手道。

180m、寬約 6m、兩旁有 1.01.2m 的石板側溝,在大手道兩側有不同家臣住宅遺跡,包括羽柴秀吉、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武井夕庵…等人,不過這些目前都僅為推測而無十足確切證據,所以看看即可。







大手道上不時可見一些石佛、石像等轉用石,在當時徵調範圍與時間上可能有所限制,在石材不足的情況下也一併拿來做為安土城的一員。


山腰一塊神秘的佛足石


後世的學者有一派認為直線的大手道,是信長準備用來恭迎天皇行幸所用。

所持的論點是以中世紀之城的通道應該會設計成彎曲多折,讓敵人進攻時要花更多功夫,但安土城大手道卻是又寬又直的造型。

另外在安土城最高處的本丸御殿,根據太田牛一《信長公記》記載著那有一個空間名「御幸之間」,就是認為是來招待天皇的地方。


但也有另一派學者認為大手道並非全程直線,後半段仍是多彎曲折,純粹是以城池防衛的概念而做。

而且越靠近黒金門的地方更是狹窄,若是天皇的轎輿進入黒金門時或許會發生迴轉上的困難。




若以 CG 來重現安土城,從入口往上看就像一條路直通天守,頗有君臨天下之姿,所以這派學者認為前半段筆直的大手道,政治宣傳大於實際上的意義。


至於實際情況如何,還得需要更多考古證據來說話了。


在山腰附近有四座供養塔。這是信長次子織田信雄的後代子孫,幫其四代祖先所立(不包括信長)。

信雄在大坂之陣加入德川家康一方,所以戰後被家康給予了奈良大和宇陀藩共五萬石領地。



靠近山頂是織田信長公本廟,這是本能寺之變後一年由秀吉所建,據說埋葬了烏帽子、直垂(武士的便衣)、太刀等信長的遺物。




在經過多次中途休息後,終於抵達安土城最頂端的天主之跡,也就是原本的本丸所在之處。






在山下遇見的阿北一直領先我們的步伐,最後也是先到。在天主台跡前閒聊了一下,他還各送了我們一個羊羹。

這時才懊悔有帶來的伴手禮,卻沒隨身攜帶…



安土城的「天主」就是「天守」的意思,日文讀音都是相同。

一開始都是以天主來記載,並非安土城獨有,到後來才有殿主、殿守、天守等名稱,但發音都是てんしゅ (Ten-Shu)。至於「天守閣」則是江戸時代的民間俗稱,中世並沒有這種說法,但後來反倒比天守的正式稱呼還要流行。

 

安土城天守在 1579 年落成,三年後就燒毀了。天守本身並沒有繪畫留存只有文字描述,實際的模樣後世只能揣測,也有「夢幻之城」的名號。

天主台是不規則的七邊形,所以有人認為天守也是七角形,但也有學者認為是六或八角形。


但不管是哪一種,安土城天主比較能確定的它是一個不規則形狀,而且《信長公記》中所說的天守大小和天主台面積難以吻合。所以日本城專家千田嘉博教授認為安土城的天守有可能是採用和投入堂一樣的懸造方式,也就是它本體比天守台還要大,而「突出」的部分則用木樁支撐。

根據《日本耶穌會年報》記載,安土城天主每一層樓的顏色都不同,金色的柱子與紅色的八角堂,青色的瓦片、白色的牆壁、黒色的窗戸等等。葡萄牙的傳教士佛洛伊斯讚嘆這是「連歐洲都沒有的雄偉城堡」。



安土城多次有過要重建天守的聲音,畢竟它在戰國歷史與建築史上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過在天守真身不明的情形下,加上包括天主台等一些遺構都是國家指定特別史跡,重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倒是三重県有個安土城復原天守的伊勢安土桃山文化村,只不過這裡是個以忍者為主的遊樂園,跟織田信長沒什麼關係。

真要講,信長還攻打過伊賀忍者。

 

從本丸方向下山途中會經過總見寺,這是當時信長將它從甲賀市移建過來,躲過了本能寺之變後的大火,但可惜 1854 年還是遇到火災而燒燬。現存的三重塔也是移築,樓門則是 1571 年所建,歷史都相當久遠。





佛洛伊斯的《日本史》有寫道,信長是為了讓眾人將他奉之為神來崇拜才特地把總見寺遷移至此,然而以日本方的史料來看這個說法可信度不高,總見寺更可能是做為信長接見貴賓以及表演觀看能樂的地方。

回到山下準備離開,但這趟安土城巡禮還沒結束。



安土神學校跡(セミナリヨ跡)

在距離入城處約 400m 的地方是安土城另一個通道百々橋口,從總見寺處可以直下這裡,但是要登城這裡是禁止進入的。




在離百々橋口的南邊約 450m 有一個公園,那裡原本是神學校遺址。

1580 年在九州的日野江城附近蓋了日本第一座神學,同年,義大利傳教士歐岡第諾得到信長的允許,也在安土城下蓋了一座神學校。





與九州的有馬神學校一樣,教導學子拉丁文、日文、音樂、歷史…等多樣性的知識。

安土城起建於 1576 年,天主(天守)1579 年完工,整個城池則是要到 1581 年才全部蓋好。

只是 1582 年就發生了本能寺之變,天主以及周邊建物都被焚燬。有明智軍放火、落雷、織田軍故意放火等各種說法,但真正原因已經難以得知。

安土城簡表
年代事件
1576一月安土城開始普請,二月織田信長從岐阜移往安土
1577六月安土樂市樂座令頒布
1578安土城城下發生火災,因此被信長發現許多家臣違反命令單身赴任,信長下令強制眷屬一起遷往安土
1579天主完工,信長搬往居住
1580八月信長請名畫家狩野永德畫下(今已失傳)「安土山圖屏風」
1581七月在安土城舉辦盂蘭盆會
1582六月二日發生本能寺之變,十三日光秀敗死,十五日安土天主燒燬
1585豐臣秀吉令安土城廢城
1952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史跡
1960
開始展開黒金門、本丸附近的整修
1989展開為期廿年的挖掘調查與石垣整備
2022展開為期廿年的「令和大調查」

安土城在信長死後,長孫織田秀信還是有在這住了幾年,直到 1585 年豐臣(羽柴)秀吉將之廢城。

2023 年的最新調查結果,認為安土城天主台等附近石垣有經過人為的破壞,間接證實當時秀吉是刻意把安土城「破城」,好來幫外甥在近江八幡蓋新城,順便藉此宣示織田時代結束,豐臣興起的政權交替。



安土城郭資料館

安土城跡附近有三個相關的場館,分別是安土城郭資料館、安土城天主信長の館、安土城考古博物館。

原本有打算一口氣將三館全部逛完,但貪心下午的行程,加上早上電車 delay,所以只能捨棄較遠的兩個,選擇離車站最近的安土城郭資料館

城郭資料館在安土駅的南口正前方,出站直達。門票 200 円。


果然是三館裡票價最便宜的,其實展示的東西非常少,幾分鐘就能逛完的地步。裡頭有一座根據内藤昌教授的資料所還原 1/20 縮小比例的復元安土城天守,以及一些模型和甲冑。





行前得知這個天守模型是可以打開的,不過我到館時可能只有我一人參觀,所以並沒有啟動…

 

很快看完,本來都已經走到門口了,但下班車的時間還早,所以想想又折返進去買個紀念品。

最後挑了兩個信長的書籤,還蠻喜歡的。


不知道是我又多消費還怎樣,這時資料館的小姐就突然說:「我來把天守打開,你可以去拍照。」😆

結果就拍的不亦樂乎了。




不得不說,這座天守模型做的很精緻呀!一些小隔間的細節都有注意。

有一派說法是認為安土天守是有挑高天井的,這個模型則採用這個論點。

但有學者認為不可能有這種三層以上的樓中樓,這種結構會承受不了建築本身重量。







雖然我比較想逛的是其他兩館,但這裡如果館方有將天守模型打開,200 円的票價還蠻值得的。


 

 織田信長的居城轉換
 突如其來 美濃之旅 Day 3;齋藤道三的居城,織田信長「天下布武」起點 稻葉山城(岐阜城)
 尾張信長紀行 Day 3;織田信長第一座戰國山城 小牧山城

圖片來源:全国史跡巡りと地形地図、香川元太郎《日本の城》、自製、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