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磯田道史的書賣的還 ok,遠流已經連出他第三本著作了,我也連買三本。
這本《課本沒教的天災史》,原文書名為《天災から日本史を読みなおす - 先人に学ぶ防災》,意思是重讀日本天災史,從先人經驗來學習如何防災。落落長…
如同書名,這是本講日本天災史的書籍。磯田道史是日本有名的歷史作家,原本主力是放在江戸時代,但後來漸漸對災難史有興趣,加上受到東日本大震災的衝擊,進一步讓他覺得現代人必須從過往歷史汲取經驗。
全書分為六個章節:
1. 憾動歷史的天災:豐臣秀吉與兩次地震
2. 寶永地震:日本紀錄中的第二大地震
3. 土石流、暴潮與日本人
4. 因天災而推動改革的幕末藩國
5. 海嘯所衍生的生存智慧
6. 東日本大地震的教訓
雖然各有章節名,但細節並不完全如此,不過前兩章是專講地震,且以戦国到江戸時期為主(也是史料比較齊全的),第三章是講颱風和土石流,第四章如名則是以幕末為主,接下來則是講述津波和東日本大地震。
個人最近對日本古地震頗有興趣,也皮毛的瞭解一二,原本期待本書是較條列式舉出從古至今的各地震、津波,不過磯田老師是用更活潑的方法來描述。或許也擔心太學術化,一般讀者也難以消化吧!
歷史事件的演變,往往與氣候、天災有所關聯,這也是近代史學研究興起的一環。不過這些所謂天氣到底對重要歷史有多大影響,其實尚待證明,比如說日本戦国正逢小冰河時期,影響了糧食的供給,迫使讓當時各大名、強豪因搶領地(耕作地)…然而這只是原因之一,並非絕對或主要的延續因素。
著書說書,在講天候(史)的,當然會加強這方面的份量,特別是防災史,要的是讀者更能體會天災、氣候的影響並非僅對個人,是有可能動搖整個社會甚至國家。
不過看完本書最大的感觸倒還不是這些天災多恐怖,而是面對天災時,人們當下的反應與決定往往是生與死的差別。(這也是磯田老師著書的原意吧!)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土佐(高知)藩士的《柏井氏難行錄》,所描繪他一家人在遇上宝永大地震的津波遭遇。由於宝永津波異常兇猛,柏井家又座落在一個細長沙灘尖端,所以他的生還經驗非常珍貴。
在他們全家遇上津波時的反應,其實可能和沒經過訓練的現代人沒什麼兩樣。不知道海水退潮正是津波來襲的前兆、沒在第一時間往高處逃跑、太過顧慮其他家人而延誤逃難時間、帶一些沒必要的東西(包括所謂『傳家之寶』)而拖慢逃跑速度、奔跑回家裡拿東西、津波退去後以為就結束,而不知很可能有第二波、老人家放棄逃跑生念而可能拖累家人…等等。
這個記載於十八世紀初的事件中的錯誤經歷,在日後災難裡並不孤獨,甚至 311 東日本大地震時,也同樣出現面對津波來襲,有老人家不願逃難,或是一些人因某些事情延宕了自己的逃難速度,而造成不幸的後果。
全書欠缺比較科學性的分析和證據,僅以史料為主,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比如宝永地震所造成的大津波其實從地質、考古學也有所證明,但這非磯田老師的專長,所以就略過了。
日本是個災難大國,除了龍卷風之外,颱風、地震、火山、津波等幾項天災兼具,所以自古以來日本人面對天災是又敬又畏,也發展出自我的逃生經驗。
同樣位於地震帶的臺灣並不遑多讓,只不過臺灣的火山活躍性低了很多(但不代表沒有噴發的可能),也鮮少遇到津波。這也讓現代臺灣人對災難較為輕忽,甚至還看到有人說臺灣因為太平洋海溝「保護」,而不可能會有津波的侵害。
但這些人顯然對歷史不瞭解,事實上吳祚任教授就有著作說明過,十七世紀到 2006 年,臺灣就曾碰過 11 次津波侵襲。
雖然 311 東日本大地震,臺灣只測到約 20cm 的津波,而2006 年屏東外海地震也僅測到約 50cm,但這不代表臺灣不會遇上大津波攻擊。1960 年基隆就曾有漁民目擊 1.5m 津波,另外 1867 年出名的基隆外海地震造成的津波則高達 8m,這已是足以造成毀滅的等級了(津波不同於海浪,是一種比巨浪更恐怖數十倍的東西,有看過各種 311 地震引起大津波影片的人都會瞭解)。
這是學史的用途之一,這也是磯田老師試圖從災難史中節錄出一些片段,進而讓讀者從中學習或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災難有所心理準備。
雖說本書是寫給日本人看,但對安逸已久的臺灣人或許更適合吧!但似乎賣的不太好就是了…
成名作的《武士的家計簿》在台出版大概也遙遙無期了吧?QQ
成名作的《武士的家計簿》在台出版大概也遙遙無期了吧?QQ
書名:課本沒教的天災史
作者:磯田道史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3/2017
頁數:227
原價:260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