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五年六月函館-東北之旅 day 2
2006 年曾來到函館,不過當時並無緣登塔,這趟到函館的最大目標就是這座函館 五稜郭塔(函館・五稜郭タワー)。
以 JR 函館附近為起點,搭大眾運輸前往五稜郭塔有兩種方法:
一、路面電車函館市電到「五稜郭公園前」這站,230 円,再步行約 700m。
二、函館巴士 5、5A 系統「五稜郭タワー前」下車,300 円,再步行約 150m。
函館市電與函館巴士都可以嗶全國的 IC 卡。
路面電車班次多,但距離較遠;5/5A 巴士班次少,但很靠近目的地。
我們先用第二種方法前往,再換路面電車到其他地方。
五稜郭塔的起源是函館市為了迎接五稜郭築城一百週年的 1965 年,同時想招攬観光客前來,所以用政府與第三方合作方式,決定興建這座能俯視五稜郭的高塔。
後來市政府也退出營運,五稜郭塔成為完全私人企業經營。
![]() |
函館山上遙望的五稜郭塔 |
由於受限於當時航空法的規定,五稜郭塔(含避雷針)最高只能蓋到 60m,在観景台也只能看到部分的五稜郭。
進入九零年代,函館空港跑道延伸、航線也有所變更,高度限制放寬到 108m。
這也讓管理公司有意蓋一座更高的新塔,但礙於初代社長過世以及資金不足等問題,最後拖到 2004 年才動工,並於 06 年完工。
同年三月新塔開放民眾登塔,六月舊塔完成拆除。
06 年初訪函館那次看到的就是新舊塔同時並存,可惜並沒有留下照片紀念…
![]() |
此圖片出處:https://www.ehako.com/maps/archives/986 |
因為新的航空法讓第二代的五稜郭塔蓋到 107m(観景台 98m),可以清楚観賞到五稜郭全貌,這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特別是冬季的雪景與春季的粉櫻更是如此。
![]() |
此圖片出處:https://www.hakobura.jp/spots/470 |
由於塔高增加以及 2016 年北海道新幹線開通,二代塔只用十年時間就突破 1000 萬人次。一代的舊塔在拆除前,花了四十餘年才達成 2200 萬人次。
疫情後観光客回流,2024 年登塔人數高達 120 萬人,是從 1964 年開業以來最多的一年。
相對東京鐵塔的一年 200 多萬訪客是少了很多,但東京二十三區的人口就有 985 萬,而函館市的總人口數還不到 24 萬。
在観景台與塔的 1F 都設置土方歲三的銅像,紀念這位在箱館戰爭戰死的新選組副長。
《黃金神威》裡土方則還繼續活到二十世紀初,荒木老師傳奇則活到現在
登塔門票大人是 1,200 円,以塔的價位來說是中上,但能看到完整的五稜郭就值回票價了。
観景台也放置一些關於五稜郭、箱館戰爭的歷史介紹,個人認為也是看點之一。
二代塔也改良了舊塔的餐廳與販賣區過小的問題,在 2F 設有「旬花海鮮料理」、「五島軒咖哩」等函館名店的分店,讓遊客有多些駐足時間。
當天因為時間還早,五島軒還沒開門。不過他們很厲害,在門口有設置一個販售處來賣咖哩麵包…還蠻好吃的。
1F 的商品販賣部東西也不少,可惜當時沒有買下這隻鹿的貼紙w
是說《黃金神威》出現的北海道銀喉長尾山雀(シマエナガ)真的是北海道象徵,函館市裡到處能看到牠的玩偶、雕像。
當然,《黃金神威》裡的銀喉長尾山雀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w
舊的全國高塔聯盟 20-Tower(舊稱『全日本高塔協議會』)到此也這已經是我們的第十八座。
因為沒有刻意去搜集,所以関東地方和北海道就沒有特地要前往,這次因為目標是東北,也才想說「順便」走走函館並再次造訪。
圖片來源:函館市道南地域ポータル、函館市公式観光サイト、黃金神威、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