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023

Ho~Ho~Ho~Hokkaido Day 4;北海道博物館


 1968 年北海道迎來開拓滿百年慶典,除了儀式之外,還計畫在北海道各地蓋了各個公民設施,其中在札幌市就是野幌森林公園、北海道百年記念塔和北海道開拓記念館。

而北海道開拓記念館就是現今北海道博物館的前身,合併了北海道愛奴(アイヌ;又稱『阿伊努』)民族文化中心,在經過一年半的重建整修後在 2015 年開館。

擴展後的博物館展覽,涵蓋了北海道的自然、文化、歷史,不單像過去僅著重在愛奴族與近代北海道的拓展史,内容更多樣化也較為有趣。

北海道博物館在改建重新開館後,一度迎來一年 15 萬人次的高紀錄,之後也都維持每年 7萬人的水準,算是還不錯了。


巧遇《黃金神威》。這是近年來最優秀的漫畫之一


進場沒有買門票,而是用札幌観光協会出的さっぽろセレクト(札幌 select)的B方案,當時這版本的B方案是六選三,售價 1,350 円,好用又超值。


票券省下的錢拿去捐東日本震災了

只不過現在這個方案已改成六選四,而且售價快翻倍,整個價值狂 down

若不搭大倉山展望台纜車(1,300 円)的話,這票券就已完全失去意義 😑



北海道記念館是以跳脫僅以愛奴族與明治政府的視角,以更寬廣的地域觀來展現這土地的歷史。

所以一入館就是 120 萬年前北海道的長毛象骨骼標本映入眼前。



北海道過往也不是一直都寒冷的世界,百萬年來也轉換過冰凍與溫暖的氣候。



也因如此,許多植物和動物反覆出現又消失,直到差不多二十萬年前才慢慢變為現在的模樣,三萬多年前人類開始在此定居,約一萬年前進入了製作陶器的繩文時期。





微星小超人 遮光鏡土偶

到兩千多年前,北海道受到鄂霍克次文化影響,開始發展出自己獨有的文化,也就是愛奴(和相關的)文化。

 

接著在約九百年前開始,和人、樺太(庫頁島)人開始與當時被稱蝦夷人的愛奴族進行更多交流,也開始改變了愛奴人的生活。

另一方面,和人也開始踏上北海道這塊土地,雖僅限道南一小部分,但更多的貿易與衝突也伴隨而來。




進入十八、十九世紀,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開始北海道的開拓,1869 年明治政府正式將蝦夷地命名為北海道。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明治政府算是入侵愛奴族的棲身地(不過不代表全北海道區域),而北海道那時也沒有一個真正的現代行政機構,淺白講就是無主之地。所以不只日本的明治政府,當時一心往南拓展的俄羅斯,對這塊廣大土地其實早就蠢蠢欲動。

 

「歷史沒有如果」在史學上是絕對的。

但我還是會忍不住想,假如當時明治政府沒有早一步搶先移民,那現在要去北海道搞不好就得辦俄羅斯簽證斯基



不過與此同時的 1867 年,荒木飛呂彦土方副長和明治政府軍先在北海道的函館打了一場箱館戰爭。





之後日本本州人陸續移民北海道,當時的拓荒其實相當慘烈,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荒川弘老師的《百姓貴族2》有淺談到。

也因為有北海道獨特歷史和地理位置,後來的和人與現代日本的開拓,才形成北海道與日本本州不盡相同的樣貌,無論在景觀、人文甚至語言上。







最後還可以看到近現代與現代北海道生活的演變,以及北海道的大自然與動物發展成必須與人類共同生存的模型。




整趟博物館之旅很像坐著時光機,概略瀏覽了整個北海道百萬年歷史,真的很有意思


如果不用さっぽろセレクト,入場門票是 600 円。不過跟北海道開拓の村有 1,200 円的聯票,可以小省兩百。

 

圖片來源:《百姓貴族》、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