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既非吃美食也不是逛什麼地方,所以原本打算是要自己要去的,不過後來跟叮噹妹說好,就臨時約好一起啦!
想想,也都忘記有幾年沒去宜蘭了…
一不小心跨過了西門橋,然後再迴轉回來,就
1858 年,後世稱為日本維新三傑之首的 西郷隆盛 被薩摩藩主流放至(奄美)大島,他在那認識了佐栄志之女 愛加那(愛子),爾後兩人在大島成親。1861 年庶子 西郷菊次郎 出生,隔年夏天愛加那再生一女 菊子。
十九年後的 1879 年,西郷隆盛死於鹿児島的城山,菊次郎進入明治政府內工作。1895 年爆發日清戦争(中日甲午戰爭)台灣被日本攻陷,菊次郎被調往台灣就任台北県支庁長,沒多久再轉任為宜蘭庁長。
日清戦争攻佔時造成許多台灣人傷亡,不管是漢族或山地族隨後都有零星的抵抗,而西郷菊次郎就任宜蘭庁長後採用懷柔政策管理,並且對地方做了許多建設。除了蓋了許多學校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宜蘭到員山這段築了全長近兩公里的堤防,這對當時一直氾濫的河川有很大的防治效果,當然也適度地保障了宜蘭人民的生命和財 產。
1902 年菊次郎回國擔任京都市長,並運在台的經驗開闢了琵琶湖疏洪道,另也推動發電、自來水與電氣鉄道等等公共事業,成就非凡。
而宜蘭當地人為了感念他,除了稱所建的堤防為西郷堤之外,也做了一個紀念碑以表彰他所做的德政,就是現在立在宜蘭環河路與民權路三段交叉口的西郷廳憲德政碑。
不過這石碑當初並非放在這河岸旁,而是歷經數次遷移。石碑身厚 13cm、高 153cm、寬 81cm,碑文上的日期是 1905 年。
底座與立碑文時間不同,寫有「大正十二年建之」,也就是 1923 年,但這字在二戰後卻因政治因素而被塗抹掉,且石碑上的文字經長年的風吹雨淋後早已斑駁。
所幸前兩年經宜蘭縣政府修復,又變得清晰可辨了。不過不是我愛挑毛病…石碑上的字修整的很棒,但刻痕卻略嫌不夠深。也許是要盡量保留成當時的狀況吧?但以這種深度來看,再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恐怕又會慢慢消失。
最好的方法還是如回復後的底座文字一般,加深刻痕並填加些黑色的漆於字底以抗侵蝕。這畢竟也非當時的原貌,重點其實也是保留文字以供後人觀讀而已。
離開這往舊城南路開回去,在與三清路銜接路口這裡有間宜蘭設治紀念館。大門是開在旁邊的巷內,紅色的磚牆上設計了透明壓克力的宜蘭文化、景點介紹,蠻有巧思的。裡頭還有一間宜蘭文學館,不過這回並沒有去逛它。
設治紀念館主要就是在展覽宜蘭的古往今來歷史,整個紀念館以百餘年前留下的宜蘭舊城殘牆為界,庭園內栽種了許多植物,讓紀念館整個很綠意盎然,我想不管哪個時節來這都會讓人有種放鬆的感覺吧!
紀念館的門票是全票 30 元、宜蘭縣民免費,說真的,以一個那麼雅致兼具歷史文化的館所而言,這價格真是便宜到爆炸啊!
要注意的是館內陳列展覽部分不可以照相。雖有中日英三種語言的免費導遊手冊,但這說明卻是僅以中文書寫,但我覺得既然已經弄的那麼完善了,那至少也應該放張「一台攝影機(或相機)劃個叉叉」的簡易圖示吧!
這真是個好地方,宜蘭也是,可惜當天並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更無緣享用宜蘭美食。
沒多久我們順著濱海往基隆方向回去,結果遇到大塞車…我們停在隧道外,後來我下車去查看,從隧道內就一路往外塞住,回堵車流不知有多長(因為看不到隧道另一頭)。
叮噹妹還說我下車走過的樣子好像「事不關己」的好輕鬆,東看看、西看看,偶爾還停下來照張相。
回到車上後我們決定調頭往台 102 甲轉 102 線回家,另一個點就放棄不去留待下回吧!
辛苦妳了。
圖片來源:自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